嗷嗷待哺网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EcLong.com 54

(《思问录》,第405页)在这里人的相天的主动性、主体性得以充分彰显,表明天不自天,因人而天。

[7] 黄玉顺:《易经古歌考释》(修订本),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,第231页。这样的以顶示天,乃是以有示无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[80]《周易注疏·乾卦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,第13页。[37] 黄玉顺:《易经古歌考释》(修订本),第222页。3.随卦上六爻:王用亨于西山。但笔者倾向于认为,天子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个观念。例如宗庙祭祀之禘,禘是一种祭祀,既祭上帝,也祭始祖[77]。

[23]《通义》指今人李镜池《周易通义》,今有中华书局1981年版。[58]《周易·说卦传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,第94页。柏拉图对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进行二分的理念论,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。

著有:《中国哲学史》《中国哲学通史》(先秦卷)《中国儒学之精神》《儒学与现代化的新探讨》《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》《中国哲学的特色》《传统文化的精华》《中国人的智慧》《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》《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研究》《熊十力哲学研究》等。《孟子》则曰: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。总的说来,礼乐是文化,其内核是伦理道德。他认为,治理的关键在人,人的素养和道德水准,对制度和法规的制定、修改、执行至关重要,因此,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补充,为政以德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价值。

之所以成为治世之智慧,是因为儒家看到仅靠法律,特别是早期的刑罚,不能成为治世之道,还应启发人(首先是君臣)内在的良知良能(孟子),或通过教育与训导,学习遵守社会规范(荀子)。中国可以把儒家以修身为中心的修齐治平之道介绍给世界,并以此为基础,吸收、消化各地域文明的优长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传统文化之中有众多珍宝。笼统地讲,会以偏概全,但抽象比较而言,西方传统是法治前提下的德治,中国则是德治前提下的法治。中国的传统文化,经过现代洗汰留下许多精华,更具有现代意义与时代价值。法治与法制有别,不能狭隘地讲刀制,而应全面地讲水治。

过去人们习惯说吃人的礼教、礼制,现在看来也需要重新检讨。因此,我们应理性批导(庄子讲批导)传统的德治思想,把它作为现代法治的补充。中新社记者:历经两千多年历史,为政以德为何能经久不衰,成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? 郭齐勇:为政以德,实际是对治国理政的人提出道德要求,有益于百姓利益。早在春秋时期,孔子便提出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
进入 郭齐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为政以德 。中新社记者: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亦重视道德对政治和社会治理的作用,强调贤人政治和公民美德,但其德治思想并没有避免城邦衰落。

江汉艺术职业学院:“四进”串起连“廉”看

孔子在此背景下呼吁德政,希望治政者无为而天下归之,不动而化,不言而信,无为而成,以简御繁,使老百姓能生存下去。孔子还提出顺应人民利益的利民思想,并进一步对君子、官员提出了德、才、禄、位相统一的要求,均从安民济众的根本出发。

当然,这只是儒家的理想,现实中难以完全做到。宽厚宽容、有大气度,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得到拥戴。意即,为政在于得人,即识别与任用贤人。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、哲学学院院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、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、国际中国哲学会(ISCP)会长、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、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。我虽不是制度万能主义者,但还是相信制度比人强。施恩惠于人,才能用人。

这属于民本主义思想传统。安定天下,主要是使百姓平安。

儒家作何理解? 郭齐勇:在治国理政方面,儒家的基本主张是礼、乐、刑、政四者的相互补充和协调。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,在治国理政方面,儒家的基本主张是礼、乐、刑、政的相互补充和协调,强调德主刑辅。

当时的刑罚很残酷,儒家反对唯刑罚是从,批评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。官员庄敬自重,才有威严,不会招致侮辱。

能修养其身的人,上得君之信任,下得臣民拥戴,则政务无不通达。例如对传统中的五伦进行批评和改造,建构现代新六伦,尤其把君臣一伦改造为平等的同事关系,并创造性建构群己一伦,即父(母)子(女)有仁亲、夫妻有爱敬、兄弟(姊妹)有情义、朋友有诚信、同事有礼智、群己有忠恕,将社会关系调治得更健康。春秋末期,天子大权旁落,诸侯纷争,乱象丛生。两点论同情的理解已然不够,现在是全面、深度的体认、发掘与创造性转化。

其经久不衰,正说明这一理想很难达成,需不断追索。儒家这一主张,代表着百姓的需求,即在维护一定时空政治秩序的前提下,使其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休养生息。

诚信无欺,会得到任用。作为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,为政以德深刻影响了历代执政者的治国理政实践。

您如何理解两个结合? 郭齐勇:两个结合特别重要。当下,为政以德有何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? 郭齐勇:儒家德治思想有优长也有局限。

德治虽不等同于人治,但还是接近人治。儒家悬置这一理想,当然也有批判与指导现实的意义,但力量较弱。中新社记者:孔子曰:为政在人,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礼礼制礼治礼教是富矿,仁与礼的关系中蕴含丰富的资源。

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,2017年被评为世界儒学研究杰出人物,2019年被评为儒学大家。中新社记者:春秋战国时期,诸子百家对德、礼、政、刑等相关概念各有不同侧重。

但由于这一结合是隐性的、日用而不知,人们往往将其忽略。严肃、宽厚、信用、勤敏、施惠,至今仍是为政者之德。

我们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,而是高层次地面向未来。尤其中国传统的礼治,既非法治,亦非人治。